许多细菌、病毒可经服装等纺织品感染人体,如沙眼、“红眼病”、皮肤病、性病、肝炎等均可通过毛巾、床单、内衣、内裤、口罩等产生交叉感染。在某些公共场所和特殊行业,如医院、饭店、食品行业、制药行业,若发生交叉感染产生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病毒对人类的攻击更具特殊性和危害性,如口蹄疫病毒、肝炎病毒、禽流感、SARS病毒等,近10年来,国外对职业(医院)防护和军事防生(病毒感染)的研究更加深入,并逐步将目前广义上的抗菌技术研究扩大到抗病毒技术研究。
一、病毒的危害及传播方式
一般情况下,不同物种之间,如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动物之间对病毒有一种不可逾越的壁垒。因为病毒只是在基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复制进行繁殖的。也就是说,一类病毒通常只能在其宿主的细胞里生存下来,如禽流感病毒一般只能生存于禽类动物之中,但是像狂犬病毒、艾滋病毒(HIV)、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及SARS病毒等在不同物种之间会有危害极大的传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病毒有很强的突变能力,突变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来的病毒在不断突变的过程中消亡了;另一种是病毒中极少数通过偶然的变异。获得了某种跨越物种壁垒的能力,因为病毒从一种动物传播到了另一种动物,甚至传给人类。其中第一种占大多数。举例说,前一段时间自爱亚洲流行的禽流感的主要病毒H5N1,已开始它的传染性并不强。它们原来寄宿在野鸭身上,但并没有使野鸭生病,后来H5N1偶然传染到鸡的身上,感染了此病毒的鸡,死亡率接近100%。
二、抗菌杀毒整理剂的选择
在纺织行业,抗菌杀毒主要是通过生产功能性纤维和在纺织品上进行抗菌杀毒整理这两种方式完成的。目前,抗病毒整理主要通过使用对病毒有消灭作用的后整理剂完成。其作用机理是:使抗病毒基团接触病毒表面,使其与变性、变裂。通过变性使病毒损失对宿主细胞的吸附能力,失去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变裂,使病毒壳内的核酸外流、断裂,遭到彻底破坏而失去感染性。
目前抗病毒剂的作用都是一次性的,涉及物体表面(包括纺织品)消毒效果及评价的方法,也基本都是一次性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织物抗病毒性能的测试标准,因此难以对国内外抗病毒织物的情况进行评述。
来源:纺织品抗菌及防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