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科普】丝虫病,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引发人类现实“畸形秀”(多图预警)
时间: 2021-04-16 11:53:36浏览: 次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其中,马来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淋巴丝虫病与蚊虫息息相关:
在我国,班氏丝虫主要传播媒介在南方为致倦库蚊,在中部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为班氏丝虫次要传播媒介;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在浙江省沿海地区,东乡伊蚊是当地班氏和马来两种丝虫的次要传播媒介。
淋巴丝虫病的发病是因感染丝虫目线虫(圆形)引起。丝虫类型主要有三种:班氏丝虫——占90%的丝虫感染;马来丝虫——导致其余大部分病例;帝汶丝虫——也引起疾病。
马来丝虫病:由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致的寄生虫病,马来丝虫即马来布鲁线虫。其分布局限于亚洲。马来丝虫仅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孟加拉以及斯里兰卡。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统计,全球有布鲁斯虫病人(主要为马来丝虫病人,含少数帝汶丝虫病人)1291.1人,其中微丝蚴血症者1035.5万人,有(或)兼有丝虫病临床表现者280.8万人。班氏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由蚊虫传播的疾病。早期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因淋巴管阻塞形成象皮肿。淋巴丝虫病:俗称象皮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这种寄生虫病通过蚊子传播,带有感染期幼虫的蚊子叮咬人后,幼丝虫从皮肤侵入人体,然后转移到淋巴管,在人类淋巴系统中“筑巢”发育成成虫。丝虫病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期,但疼痛和严重畸形症状出现在成年期。急性发作时可引起暂时性残疾,慢性感染导致永久性残疾。丝虫病,作为被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目前,81个国家的逾13亿人受到丝虫病的威胁,其中约65%的感染者生活在世卫组织东南亚地区,30%在非洲地区,其余在其他热带地区。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1994 年全国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但人群中仍残存一定数量的传染源。我国曾是世界上淋巴丝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上世纪60年代,针对丝虫病,相关专家认为,防治丝虫病的策略以乙胺嗪群体化疗和有效的蚊媒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为最有效和最快。在全世界范围内,丝虫病的危害仍然不能小觑,但“防蚊”却是我们普通大众能从自身做起,杜绝丝虫病传染的一种简单便捷、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随着科技发展,防蚊方法也不再只局限于蚊香、花露水、防蚊手环等单一形式,目前市场上的防蚊趋势主要集中在纺织领域,但蚊香、花露水、防蚊手环等防蚊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时间、无法便携等实际问题,所以纺织行业新推出的防蚊虫服装、背包、帐篷等自带防蚊驱蚊功效的纺织品,备受大众青睐。汉斯克旗下HHL Technology品牌产品—Vital Protection是一种有效的驱除蚊虫(包括蚊子、蠓虫、臭虫、苍蝇、跳蚤等)纺织功能助剂,可为您提供专业的纺织品卫生整理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