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抗菌纺织品与普通纺织品外观无异,抗菌性能的评价只能借助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及熟练的测试工程师才能得以实施。所以我们从纺织品抗菌除臭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及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纺织品抗菌除臭功能的测试方法
因微生物测试涉及到一定的安全性与专业性,下面我们就仅仅简单的介绍一下测试原理,供大家参考。
定性测试:
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标准要求(或客供)菌种,于标准环境下培养固定的时间,用放大镜观察菌种的繁殖情况和试样周围无菌区的晕圈大小,用抑菌宽度来表示扩散性和抗菌效力。
定性测试结果一般用抑菌宽度来表示。
定量测试:
吸收法(适用于溶出型与非溶出型抗菌纺织品):将含有规定浓度的菌液滴加于抗菌纺织品试样和不含抗菌剂的对照样上,在规定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前后的试样和对照样分别用规定的洗脱液进行洗涤,记录洗脱液中的活菌数。通过对比培养前后活菌数变化来评价产品抗菌性能。
振荡法(适用于非溶出型抗菌纺织品):通过纺织品在菌液中振荡,使细菌与纺织品所含有的抗菌剂接触,根据振荡前后菌液中所含活菌个数变化作为抗菌性能的主要指标。
定量测试结果用抑菌值或抑菌率来表示。
纺织品抗菌除臭功能的测试标准
ISO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
JISL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
AATCC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
AATCC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
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GB/T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GB/T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除臭功能的实现途径
应这些年科技工作者的大力研究与开发,具有抗菌除臭纺织产品的功能性实现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使用本身就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纤维制成织物;本身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甲壳素纤维、汉麻等。
二是添加抗菌整理剂剂于纤维或于织物上实现抗菌除臭功能。通过整理技术赋予功能的方法有:将纳米催化杀菌剂、重金属离子、负离子、稀土元素、茶多酚、微胶囊等以化学或物理的手段与纤维或织物相结合实现抗菌与耐久使用的目的。